2016-06-02 09:18:52 来源: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网 点击:33
5月26日,由瑞道金属网主办,攀枝花市钛产业协会、金浦钛业·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支持的“2016年(第五届)国际钛原料大会”在南京召开。会议主要围绕中国经济步入“新常态”后出现的一系列变化,分析当前钛产业的发展,以及未来国内外钛矿和钛白粉行业将出现的新形式和新机遇,共谋产业发展新方向。
2015年,对于钛行业来说,令人十分难忘。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,钛产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,中国区域生产钛矿387万吨,同比下降约9%,市场表现疲软;钛白粉产业产量也出现了1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,需求下滑。面对如此局势,2016年的钛产业将如何发展?对此,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主任毕胜、中国钛白粉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付一江、瑞道金属网副总裁王强分别对钛白粉行业及我国钛产业在2016年的走势及发展进行了分析。
毕胜在会上表示,钛白粉行业自2012年1~2季度以来,逐渐进入低迷行情,需求及价格呈下行趋势,这与国内外的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相一致,但目前产能却仍在上升。因此,市场竞争必将趋于激烈,未来3~5年将会出现一批不适应市场变化的中小型企业出局,行业生产商总数有可能由目前的42家减少到30家以内,使产能集中度快速提高。同时,未来氯化法也将出现新突破,但他也表示,氯化法要实现大规模产业化,还将任重道远。
面对“十二五”期间我国钛白粉行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,以及老生常谈的环保问题。付一江认为,突破目前存在的问题,首先应从推动钛白粉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,提高钛白粉质量,推进结构调整,矫正资源、环保、市场等要素的配置扭曲,扩大有效供给,优质供给,提高产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,以及全行业的生产率;其次,要推行“三去一降一补”,即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;最后,要发展“三新产业”,开创新的营销管理模式,改善企业现状。
王强在分析中表示,2016年钛产品产量将趋稳,而钛矿将持续平缓态势,产量将不会出现大幅增长,但相对2015年的供应量,会出现一定增幅,进口数量也将相应增加。他提出,新环保政策的实行,对于钛产业是压力也是机遇。这将使企业提高环保成本,加速市场淘汰进程,促使企业使用更清洁、更节能的生产工艺,推动产业升级。
会上,来自澳禄卡资源有限公司的亚太区销售经理山姆·莫非、塞拉金红石公司首席营销官德里克·福尔莫、MZI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格雷姆·奥格雷迪、印度稀土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帝芬达·辛格等众多国外企业代表参会,并分别介绍了企业的产品及业务。在他们的发言中,均表示将加强企业在中国的发展,同时十分渴望能与国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。
本次会议有来自国内外的近200位涉钛企业及专家学者参会,10余位代表分别作了产业发展的相关报告。